• 首页
    • 中心要闻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重大任务
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中心概况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专门委员会
    • 中心文件
    • 中心标识
  • 协同单位
    • 主要分工
  • 研究人员
    • 研究人员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研究项目
    • 学术交流
    • 科研平台
    • 获奖情况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本科生培养
    • 研究生培养
    • 留学生培养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首页
    中心要闻
    通知公告
    人才招聘
    重大任务
  • 中心简介
    中心概况
    机构设置
    专门委员会
    中心文件
    中心标识
  • 协同单位
    主要分工
  • 研究人员
    研究人员
  • 科学研究
    学术动态
    研究项目
    学术交流
    科研平台
    获奖情况
  • 人才培养
    本科生培养
    研究生培养
    留学生培养
  • 联系我们
    联系我们
首页
  • 中心要闻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重大任务
中心要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心要闻 > 正文

蒋少涌教授及团队在《科学通报》发表综述论文

发布人:徐佳发表时间:2020-03-29点击:次

蒋少涌教授及团队在《科学通报》发表综述论文

 

近日,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蒋少涌教授及团队在《科学通报》(2020年13期)上发表题为《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、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》的大型综述论文。

文章通过收集整理我国钨锡矿床己有数据和文献资料,对我国钨锡矿床的时、空分布及地质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,指出燕山期是我国钨锡成矿最重要的时期,我国原生钨锡矿床有五种主要类型,即斑岩型(W+Sn)、云英岩型(W+Sn)、矽卡岩型(W+Sn)、石英脉型(W为主)和锡石硫化物型(Sn),和三种次要类型,即蚀变花岗岩型(Sn+W)、热液角砾岩型(W)和低温热液脉型(W)。钨锡成岩成矿过程中,壳幔相互作用十分重要;复式岩体与钨锡矿床的产出关系也十分密切;含钨锡花岗岩的高度分异演化对成矿至关重要。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、流体不混溶作用及流体沸腾、多端元-多组分-多来源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是钨锡矿石沉淀的重要机制。

《科学通报》简介:

《科学通报》(Chinese Science Bulletin)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、《中国科学》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,致力于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、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,点评最新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。

论文信息:

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、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

蒋少涌, 赵葵东, 姜海, 苏慧敏, 熊索菲, 熊伊曲, 徐耀明, 章伟 and 朱律运

Citation: 科学通报; doi: 10.1360/TB-2020-0221

Published by the 《中国科学》杂志社

论文链接:

View online: http://engine.scichina.com/doi/10.1360/TB-2020-0221

Download PDF:

  • 附件【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、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.pdf】已下载次

版权所有 紧缺矿产资源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地址:洪山区光谷鲁磨路  邮编:430047